“双脚踏出”中亚天然气管道
欢迎阅读与学习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  举世瞩目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日前正式开工。这条国际能源大动脉,由中国石油分别与乌兹别克油气公司和哈萨克斯坦油气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兴建,但承担管道先期设计任务的,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们。   “这条管道全长1801公里,西起土库..

分享到:

  举世瞩目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日前正式开工。这条国际能源大动脉,由中国石油分别与乌兹别克油气公司和哈萨克斯坦油气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兴建,但承担管道先期设计任务的,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们。

  “这条管道全长1801公里,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公司总经理董旭说,“在管道经过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有山区、沙丘、水网、芦苇、荆棘灌木、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地形地貌,踏勘和设计任务十分艰巨。”

  在国内,要完成此类勘察设计任务多采用航空摄影测量,也就是三维遥感测量,西气东输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完成的测量。但中亚天然气管道却完全不同,要求科技人员必须用双脚去实地勘察。

  曾经参加过非洲撒哈拉沙漠勘察的王福东、代云清、方广杰组成了中亚管道踏勘领导小组,带领勘察人员进入“丝绸之路”的重镇——阿拉木图。在那里他们打下了A1000号中线第一桩,拉开了测量的序幕。他们背着10多斤重的GPS仪器采集数据,进行实地勘察,在长达100多天的勘察时间里,经历了哈萨克最寒冷的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他们艰难前行,绘制出完全和实际相符合的地形地貌图,给后期的线路设计提供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在穿越盐沼地的一次勘察时,踏勘队员杨文生突然发现自己的GPS没电了,这时天已黑了下来,没有GPS导航,他只能凭记忆往回走。危险发生了,杨文生一脚踩进盐沼地,整个人向下沉去,勘察经验丰富的他一动不动,大声呼唤着同伴的名字,却只能听到自己的回声。望着被黑暗笼罩的死寂的盐沼,他从贴身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他和妻儿的合影,对亲人的思念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凭借GPS上那根2米长的测杆,只有上半身露在外面的杨文生一点点往外挣扎,在爬出盐沼的那一刻他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两个来寻找他的同伴把他唤醒,三个人紧紧拥抱喜极而泣……

  “每一条管道线路都是技术人员冒着危险一步步勘察出来的,不了解地形地貌,就不知道管放在什么地方更安全,放在什么位置最节约投资。”承担这次勘察任务的王福东说,“我们吃点苦不算什么,反而因一生能有这样的经历,而知足”。正是有了这样强烈的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荣誉感,让他们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动力。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用心血和汗水圆满完成了任务。一位技术人员指着0.3平方米大小的一张地图说:“这就是我们110天所做的工作,这样的图纸我们能有几百张。图看似简单,但这些密密麻麻的圈圈儿、点点儿和数字是我们110天奋斗的结果。如果不到实地去测量、计算、思考根本就画不出图来。”

  “中亚天然气管道,预计2009年底实现单线通气,2010年实现双线通气。这条管道还将与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对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说,“管道建成投产后,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可提高1到2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排放144万吨、烟尘排放6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36万吨。这条管道对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意义重大。”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