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也明确指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能级大幅跃升。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干好市委“一号工程”,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重庆必须担起的重大责任。要谋在“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也明确指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能级大幅跃升。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干好市委“一号工程”,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重庆必须担起的重大责任。要谋在“整体”、抓住“关键”、探出“新路”,以成渝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
环境污染防治要抓“关键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关键一步。成渝两地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闪耀“双星”,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重庆方面,要聚焦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这几个“关键处”,在统筹推进“五水共治”、流域综合治理和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方面锻长板,在实现细颗粒物与臭氧治理协同增效上筑底板,在农村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域“无废城市”建设、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搭跳板,稳定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与之相对应,成渝两地要共治跨界污染。护碧水,通过推进“联合河长制”、开展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等,深化跨界水体的协同保护。守蓝天,既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一体联动,又要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净土壤,深度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联合开展毗邻地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化“无废城市”共建。 绿色低碳发展要探“新路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成渝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密集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总体格局还未改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处于攻坚期。因此,要更加积极探索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新路径,展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一方面,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食品、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改造,促进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绿色转型;另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新兴绿色产业集群。在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联维的同时,培育提升地方碳市场,加强“碳惠通”平台产品开发供给,突出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西部地区示范模式,多管齐下,为产业高端化发展添砖加瓦。此外,两地要加强合作,持续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联动打造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和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建设,创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