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退煤新政策下,中企煤电投资面临多重风险
欢迎阅读与学习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2021年11月2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绿色基础设施海外投资”项目发布报告《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风险与机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柬埔寨、越南和巴基斯坦三个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东道国为典型案例,根据各国电力消费现状和..

分享到:

2021年11月2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绿色基础设施海外投资”项目发布报告《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风险与机遇》(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柬埔寨、越南和巴基斯坦三个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东道国为典型案例,根据各国电力消费现状和电力规划,分情景对三个案例国家的未来装机充裕度进行分析预测,并综合考量不同东道国的能源转型意愿,为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者提供分析与参考。《报告》发现南亚、东南亚国家由于技术、政策不完备电力系统存在较大问题,通常存在装机冗余和电力缺口共存的现象;而伴随政策转向、疫后全球转型共识等多重因素,中方投资者开展海外煤电项目的风险将持续增加。

绿色和平“绿色基础设施海外投资”项目负责人张菁表示:“截至2021年5月,中国在柬埔寨、巴基斯坦和越南三国累计共参与了51.6GW的煤电项目,其中有超过16.8GW项目还在推进中。在中国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的大背景下,中方投资者需要对疫后东道国的用电需求、电力规划、政策变化、气候目标、全球行动等多种信号做更详尽的识别和综合评估,应更加谨慎地投资煤电等化石能源电力项目。”

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多面临装机冗余和电力缺口并行的问题

《报告》根据受/不受疫情影响以及各国的电力规划,分情景预测了柬埔寨、越南和巴基斯坦2025年的装机冗余情况,发现柬埔寨和巴基斯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过剩情况。

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东道国受电网、电力装机质量等多方面影响,电力装机的实际出力情况较差,易出现理论上装机冗余,但实际仍存在电力缺口的现象。以巴基斯坦为例,即使在疫后经济恢复速度相对较快的情景下,该国仍将在未来四个财年面临21.6%~23.1%的电力冗余。然而自2007年爆发电力系统循环债后,外加输配电损失高、回收率低、巨额容量电价、发电厂利用率低等问题,巴基斯坦一直面临严峻的电力短缺问题,这意味着仅靠新增煤电的惯性思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缺电现状。

此外,通过梳理案例国家出台的电力规划,《报告》发现柬埔寨、越南和巴基斯坦均在国家电力规划中设立了较高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但执行情况距离目标实现还有很大差距。

南亚、东南亚国家煤电投资风险持续走高

在全球退煤浪潮下,加之社会、环境等多重制约因素,未来煤电项目被叫停或取消的风险正在持续增加。以越南为例,《报告》发现,目前中国在越南有3630兆瓦的煤电项目处于未核准或未开工状态,依据中国境外煤电投资新政策,这些项目将面临较大的取消及搁浅风险。

中方海外煤电投资的参与形式意味着更长期的经济风险。近年来,中国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煤电项目多以金融支持和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不谨慎的投资决策所将对提供贷款和融资的银行、提供海外投资保险和出口信用险的保险公司等中国参与方带来经济损失。

南亚、东南亚多国采取两部制电价支付政策,煤电项目将加大东道国的负债压力。而未来假如东道国取消照付不议条款,一旦出现产能过剩,无法发电造成的损失将由项目投资方承担。在全球低碳转型的浪潮下,对煤电投资的金融限制日益严格,加之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日益凸显,煤电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受阻。

张菁表示:“中国对于海外能源投资的新政策,释放了携手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能源转型的积极信号,在新提交的自主贡献目标中中国也再次强调加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未来中方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更灵活多样的可再生能源海外投资模式,助力东道国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海外能源投资因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及潜在风险的多样性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过去五年,随着各国能源转型意向的增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煤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增加等因素,中国的海外煤电项目投资风险愈发严峻。因此绿色和平建议——

中国相关政府决策和管理部门应尽快明确“不再新建境外煤电”的范围,指导和督促企业在制定投资方案时,充分考虑煤电项目长期运营的潜在风险;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应提升对海外电力项目长期运营市场的认识和风险评估能力,对东道国的电力发展需求、政府的规划变化和疫情对电力行业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甄别高风险项目,同时开发更灵活的金融工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项目的支持,调整投资方向;未来中方投资者应对东道国能源电力供需现状以及未来规划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除了明确中国停止建设境外煤电项目的政策方向,也应依托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把握全球低碳转型趋势,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存量煤电项目,投资者应尽快评估项目潜在的风险及转型的可能性,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