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供应量增加 各地却刮起涨价风
欢迎阅读与学习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 今年底,随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投产,来自中亚的进口天然气有望第一次进入我国天然气管网,这也意味着今后供应北京的天然气除了长庆气田、塔里木气田外,还将新增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进口天然气。   与人们通常的印象不同,供应增加了,天然气价格却呈现出全面上涨的..

分享到:
   今年底,随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投产,来自中亚的进口天然气有望第一次进入我国天然气管网,这也意味着今后供应北京的天然气除了长庆气田、塔里木气田外,还将新增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进口天然气。

  与人们通常的印象不同,供应增加了,天然气价格却呈现出全面上涨的趋势。去年11月24日,深圳居民生活用气实行阶梯气价,一定用气量内气价为3.50元/立方米,超出部分为4元/立方米;商业用户的用气价格上调,幅度平均在24.8%左右;11月10日,上海居民燃气价格由2.10元/立方米上涨至2.50元/立方米。

  自去年底至今,南宁、桂林等城市燃气价格分别上涨,本月20日,广州将举行城市燃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居民用气占比超过一半

  “实际上发改委正在为价格机制的调整做大量工作,目前正在讨论的就有多套方案。”一位参与发改委方案讨论的专家告诉记者。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缺口在2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2004年之前,中国的天然气利用并不广泛。2000年,我国仅有川渝、北京和天津等少数城市使用天然气,当年全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仅为250亿立方米。

  2000年2月,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天然气输气管线———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启动。最终一线签约用户的用途结构为民用占50%,发电30%,其他10%,公共事业机动10%。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气认识不足,很多客户的观望情绪很厉害。

  随着天然气利用的范围大大增加,人们对于天然气利用的认识也逐步提高: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主要可用作城市燃气(其中分民用和商业用),发电燃料,此外可用作化工原料,可以生产甲醇、化肥等。

  以同等热值计算,天然气目前价格均低于油、电、液化气的价格。以北京为例,目前居民用天然气价格2.05元/立方米,目前北京液化石油气以73-75元一瓶计算,与一升燃气同等热值液化石油气价格为3.2-3.4元之间。国际油价在40美元/桶时,按同等热值计算,我国天然气出厂价相当于国际原油价格的51%。

  随着天然气廉价、高效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每年消费增长幅度均超过2位数,2007年天然气消费量达680亿立方米。2007年,西气东输实际执行128亿立方米用气量,其中城市燃气占65%、发电占18%其他工业占17%。而1996年之前,我国天然气利用中50%是用于化工原料。

  “总体来看,我国天然气现状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成为必然趋势。”上述专家表示。

  城市管网利润最丰厚

  目前我国长输管网的天然气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天然气出厂价+管道输送费用,两项价格均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制定。

  其中出厂价实行结构气价,分为工业用气、居民和商业用气以及化肥用气。目前我国天然气不含税出厂价平均为0.823元/立方米,其中化肥用气0.617元/立方米,工业用气1.009元/立方米,居民和商业用气0.703元/立方米。

  管输费则由发改委按照管道项目收益率测算得出,并根据输送距离长短价格不同。

  天然气经过长输管网到达各城市后,各个城市的天然气价格由地方城市燃气公司提出,价格变化需要听证。与长输管网相比,城市管网利润丰厚。以北京为例,天然气出厂价为0.8元/立方米,西气东输管线到达北京价格为1.28元/立方米,而北京目前居民城市燃气价格为2.05元/立方米,城市管网利润几乎为长输管网的近2倍。正是丰厚的利润驱使中石油下定决心进军城市燃气市场,并于去年8月成立了昆仑燃气公司,进军城市燃气市场。

  “目前这种定价,简单地说,就是天然气的价值与价格明显不符。天然气的价格杠杆作用的失灵,无法调节天然气资源紧张和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各地都希望多用气,各种项目都来抢气。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天然气定价机制,基本是上一条管线定一个价。随着市场发生变化,必须要形成一套新的定价机制,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需矛盾。”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指出。

  西气东输二线虽然将增加供气量,但进口气价的高企客观上成为推高气价的又一因素。

  2008年2月,西气动输二线开工建设,计划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气源为土库曼斯坦,在我国境内由新疆霍尔果斯抵达广州,2009年底西段霍尔果斯至中卫段在靖边气田与西气东输一线联通投产,2010年全线建成投产。

  据透露,中亚天然气进口到国内首站霍尔果斯的价格每立方米2元以上,再加上国内输气管线,到达城市门站的价格至少要每立方米3元以上,这一价格已远高于目前西气东输一线到达各城市门站的价格(一线到达最远上海市场的价格为1.31元/立方米)。

    区域定价进入考虑视野

  据介绍,目前企业考虑的价格方案包括:将国内天然气与进口气混合,也就是一线和二线天然气混合,按计量计算,如在完成一线用量合同后二线的进口天然气再按照新气价执行;但更受推崇的是区域定价方法,管道内的天然气不分国内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而执行统一气价,在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天然气价格。这种方法可以考虑不同区域天然气接受程度,以市场价格调节天然气供需。

  上述参与发改委方案讨论的专家表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将会继续推进结构气价,并考虑与国际接轨以及与市场接轨即考虑用户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并参照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经验,将逐步推开,例如需要设置一年作为过渡期。

  “总体的方向是用价格杠杆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合理利用天然气。”

  其实早在去年11月,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已经往前推进了一步,发改委上调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4毛钱,价格上调后,在同一地区的结构气价中,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已经高于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按照国际结构气价和接受程度而言,应该是商业气价高于居民气价格,然后是工业气价。正是由于天然气价格偏低,导致一些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天然气价格没有起到调节供需杠杆的作用,国家才上调工业用气价。在一些高耗能产业中,燃料成本占成本30%,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它就没法干了。”杨建红表示。

       专家观点

  定价机制不应排除市场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角度看,目前天然气与其他替代能源相比,价格确实偏低。但他表示,天然气价格不能仅由国家发改委或是开发者自己推动;形成合理的定价,必须要由市场定价。

  目前我国天然气开发仅有几大石油公司,中石油资源占到76%,并没有形成充分竞争。国外成熟的天然气市场是由用户与供应方签订长期协议制定的,并与替代能源或者与物价指数挂钩,随时进行调整。“如果仅靠几个石油公司推动,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发展是被动的。建议未来可以相应放开上游市场,只有上游资源供应方多元化之后,才可能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下游用户才可以去谈价格。否则,涨多少价都是没有尽头的。”

  目前,西气东输一线建设时,最远仅到达上海,并未对广东供气。

  以深圳为例,气源结构的单一也使得深圳的天然气价格位居全国之前,目前深圳民用城市燃气价格仍为3.50元/立方米,而西气东输沿线大城市则在2.50元/立方米以下。

  此外韩晓平认为,形成合理的价格还需要引导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承受能力低的如高耗能产业剔除,才不会导致资源浪费。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