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核潜部署台海 美军将付更大代价
欢迎阅读与学习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 资料图:官方杂志公开的国产新型核潜艇的首张清晰照片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高隐蔽性著称的潜艇就一直是中国海军的支柱力量。特别是在过去5年间,随着数批国产及进口新型装备的入役,解放军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不仅引起了国外军界关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高隐蔽性著称的潜艇就一直是中国海军的支柱力量。特别是在过去5年间,随着数批国产及进口新型装备的入役,解放军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不仅引起了国外军界关注,各种版本的“中国潜艇威胁论”也被广为传扬。 称我潜艇“传达进攻信号” 近日,在一篇评析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现状的文章中,美国合众国际社的军事评论员特别提到了中国潜艇实力的快速增长。他强调,美国海军已经多年不研发常规动力潜艇,中国却从俄罗斯购买了一定数量的这种潜艇并予以改良。据2006年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中美两国当年的潜艇建造数量为14:1。此外,美军潜艇非但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其主战装备的老化程度也比中国海军严重。 不过这篇文章也指出,中国对于生产航程更短,只能发挥战术作用的常规潜艇不遗余力,但在生产能够携带洲际导弹的战略核潜艇方面,“建造速度和技术可靠性仍很成问题”。某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虽然中国军事影响力的增长显而易见,然而由于武器生产能力上的限制,要实现其雄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纽约时报》2月25日的相关报道就显得直截了当。该报称,中国目前拥有的高性能潜艇数量已超过俄罗斯,新艇的建造速度也“令人惊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对此深感不安。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该文又专门回顾了所谓2006年底中国海军一艘“宋”级潜艇接近“小鹰”号航母的前后经过,并称其为“明确的进攻性信号”。 此外,对于中国潜艇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纽约时报》也做了一番大胆的猜测,并毫无避讳地指出,“一旦台湾正式走向独立,中国海军将把包括最新型的‘商’级核潜艇在内的庞大水下兵力悉数投入台海前线,以延迟乃至阻止美方航母编队的介入。”该报还认为,由于自冷战结束后对反潜作战的关注相对不足,美军在与中国潜艇的对抗中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美“水下狼群”积极待命 似乎是为了同媒体相配合,美国海军的“水下狼群”近来也动作频频。据韩国《朝鲜日报》2月26日报道,为参加美韩“老鹰演习”和联合战时增援演习远道而来的美军“俄亥俄”号核潜艇,于当天在釜山龙湖洞海军作战司令部码头首次对外公开。考虑到该艇的停泊地点与去年11月现身的“海狼”级潜艇完全相同(本报2007年12月1日曾有相关报道),美军此举明显包含炫耀实力的意图。 据了解,“俄亥俄”号潜艇体型庞大,排水量达1.87万吨,但由于静音良好,其作为隐蔽火力平台的生存能力依然十分出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实践“由海向陆”战略的产物,25岁高龄的该艇经过全面改装,已在2005年“脱胎换骨”,不仅可在15分钟内连续发射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突袭陆地与海上目标,必要时还可搭载“海豹”特种兵小队实施秘密渗透。 明眼人都能看出,“俄亥俄”号在东亚地区的出现,名义上是为了防备朝鲜可能的军事异动,暗中更有“看守”台海的企图。另据美国《海事链接网》2月22日报道,美国海军于此前一天从纽波特纽斯船厂接收了最新的攻击型核潜艇“北卡罗来纳”号。作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4号舰,“北卡罗来纳”号在大陆架浅水区域的作战能力同样突出。该艇在今年5月正式服役后,势必和先期部署就位的“俄亥俄”号一道,为美国海军维持其潜艇部队的技术优势增添新的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