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鄂尔多斯油气勘探开发调整部署思路
欢迎阅读与学习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 鄂尔多斯油气勘探开发要在大牛地气田已有20亿立方米产能的基础上调整部署思路:从“跨越式”快速上产,转变为“箭头朝上”的持续稳步上产;在“边际”气田已经建成“有效”气田的前提下,进一步把南部石油和北部天然气区块建成“高效”油气田。这是8月26日中国石化..

分享到:
   鄂尔多斯油气勘探开发要在大牛地气田已有20亿立方米产能的基础上调整部署思路:从“跨越式”快速上产,转变为“箭头朝上”的持续稳步上产;在“边际”气田已经建成“有效”气田的前提下,进一步把南部石油和北部天然气区块建成“高效”油气田。这是8月26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率领专家组听取了华北分公司汇报后明确的油气勘探开发新思路。

    股份公司这次油气勘探开发思路的调整,其目的就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尽快突破技术“瓶颈”,把开发的风险尽量消化在准备和试验阶段,一旦决定上产,就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箭头朝上”,并获得较好的开发效益。

    大牛地气田开发从2004年9000万立方米起步,以平均年递增近5亿立方米的速度快速上产,2008年产量预期达到近20亿立方米。并且,原建产能的气井采气稳产期由开发方案的3年延长至4.4年。今年新区新建产能单井产量由开发方案的8000立方米上升到9000立方米。今年前7个月,实际销售利润比年度预算增加了16%,盈利能力比开发方案预期增长接近一倍,已经由世界级难题的低压低渗边际气田变成了经济开发的效益气田。

    目前,大牛地气田的水平井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一批试验井正在实施,已有两口井见到成效;直井连续油管压裂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已进入技术准备的深化阶段。工程工艺的攻关,已成为大牛地气田2000多亿立方米尚未动用的低品位储量的“金钥匙”。同时,上半年又在奥陶系风化壳发现很好的苗头,在杭锦旗区块获得较好的工业气流,为形成资源接替显示出良好前景。

    南部的石油开发已形成镇泾和宁东两个油田的滚动开发阶段。随着工程工艺技术攻关的深入,钻井优良率不断提高、钻井周期不断缩短、油田压裂技术和注水开发技术获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镇泾油田,最近有两口探井发现主力层位,压裂后成为首次出现的自喷高产井。现在,油区的框架轮廓已初步形成,石油资源量超过1亿吨,正在按照年产100万吨的规模上产做前期准备。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