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800美元/千立方米!这是纽约居民用天然气的最新零售价,而今年年初美国市场天然气批发价刚刚达到350美元/千立方米。2007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如脱缰野马一路飙升,而长期与原油维持相应比价关系的国际天然气价格也出现了井喷行情。这对天然气消费激增的中国来说同样..
|
800美元/千立方米!这是纽约居民用天然气的最新零售价,而今年年初美国市场天然气批发价刚刚达到350美元/千立方米。2007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如脱缰野马一路飙升,而长期与原油维持相应比价关系的国际天然气价格也出现了井喷行情。这对天然气消费激增的中国来说同样是一种考验。
“国内天然气继续涨价几乎是肯定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石油和工业品价格处副处长牛育斌说。 天然气消费“入不敷出” 事实上,国内天然气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扬,数据显示,2006年至今国内天然气价格涨幅每年固定在5%~8%之间。但与急涨的成品油价相比,前者仍然相当便宜。以北京为例,当前居民消费用天然气价格仅为1.9元/立方米。 而在上海及浙江等地,天然气不仅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成了部分电厂最主要的发电能源之一。 “按计划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耗比重将达8%~10%,由于缺口相当大,只能不断增加进口。”上海交大能源研究所所长黄震称。 20世纪90年代,为培育市场和促进管网建设,国家对天然气长期奉行低价策略,一度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价格低50%,这刺激了城市管网供气纷纷将煤气改为天然气。 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4%,其中2005年消费4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 但市场培育成功之余,矛盾也接踵而至。在广州、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内地输送过去的天然气“入不敷出”,2005~2006年之间不得不相继启动了大量的天然气进口项目。此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国内天然气价格居然只有国际市场的一半左右。没有一个进口商愿意干这种赔本的买卖。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油气处预测,今后20年是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预计到201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可达1200亿立方米,2020年则超过2000亿立方米。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跟不上,供需缺口估计在500亿至1000亿立方米之间,只能靠进口来弥补。 内外价差制造两难 2006年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的失败,至今仍让中国能源界人士心头隐隐作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当时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报价是180美元/千立方米。俄方在谈判中提出,对中国执行同一标准。这意味从俄方进口的天然气到岸价为人民币2.5元/立方米。 据中国石油(0857.HK,601857.SH)财务总监王国梁介绍,2006年国产天然气出厂价仅为0.8元/立方米,终端售价也仅为1.3元/立方米左右。显然,俄罗斯开出的天价吓倒了中方谈判代表。 2007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狂升,一直与油价挂钩的国际天然气价格也发生井喷。如美国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已从2008年初的350美元/千立方米上涨到最高的500美元/千立方米。而2006年气价暴涨前,白俄罗斯凭借独联体成员的特殊身份,仍能以约47美元/千立方米的低价从俄方进口天然气。 现在回头再看俄罗斯当初180美元/千立方米的要价,已算相当便宜了。近期经过几番商讨后,俄方通过西线管道方案向中国提供的天然气很可能是420美元~425美元/千立方米,高于现在俄方卖给欧洲的410美元/千立方米。 以北京居民消费用天然气零售价1.9元/立方米计算,每1000立方米约需1900元,而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折合人民币约为2900元/千立方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按1∶6.9算)。这意味着国内气价至少比进口价低三分之一。 “这还只是国内零售价与国际进口价之比,如果都是批发价,差距更大。”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说。他相信正是如此巨大的价差严重削弱了国内石油巨头开采天然气资源的积极性,政府必须提高天然气价格,以推动企业加大开采力度,稳定国内市场供给。 但在国内CPI持续攀高、通胀压力不减的大环境下,即便天然气价格追随CPI指数每年只上涨5%,也会反作用于CPI,使后者进一步攀高,导致两难局面。 八成自给率下的中国气价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产量每年增长约达20%,“十五”期间,全国发现和探明了8个上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大气田。“发改委将天然气价格涨幅稳定在每年5%~8%的水平,主要是基于我国天然气自给率能长期稳定在80%以上的判断。”韩晓平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指出,国内天然气领域垄断程度非常高,尤其是管输垄断和气源垄断,这意味石油巨头会不断借此要求涨价。 “在理顺能源资源产品价格的大背景下,发改委更乐于逐年稳步提价,以刺激石油巨头加大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利用,”他说,“其销售利润也可以适度弥补石油企业炼油亏损,因此稳步提价皆大欢喜。”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所长白兰君认为,未来国内天然气价格必将向油价靠拢并最终看齐。 发改委价格司一位官员则称,随着西气东输等管道建设项目陆续完工,未来我国天然气定价将长期采用“两部制收费方式”,即管输成本完全处于政府监管状态,自产气源始终处于政府指导价状态,国内天然气价格不可能完全与国际市场对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