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3002979178 OR 邮箱Email: Lngbbs@qq.com
摘要:近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薄膜储罐内罐安装正在火热施工。项目共设计建造10座LNG储罐,其中8座为薄膜罐;拟于今年11月竣工投产的一期四座储罐中包含2座薄膜罐,均已进入绝热板安装阶段。项目一阶段工程顺利投产运营后,将为北京市天然气应急保供..
近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薄膜储罐内罐安装正在火热施工。项目共设计建造10座LNG储罐,其中8座为薄膜罐;拟于今年11月竣工投产的一期四座储罐中包含2座薄膜罐,均已进入绝热板安装阶段。项目一阶段工程顺利投产运营后,将为北京市天然气应急保供和推动京津冀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保障。
回顾引入薄膜技术、确定施工工艺流程、建立企业标准的艰辛和付出,全程牵头参与的项目部职工张奕感慨良多:“我们项目部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说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付出了超人的耐力,也收获了别人无法体会的惊喜。”这其中最令她难忘和振奋的,要数薄膜罐的安全论证。 尽管陆域大型LNG薄膜储罐的安全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验证,但在国内陆域是首次应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要想推进首次应用并顺利实施,首先必须通过安全论证,取得“四新”鉴定。 为了向安全论证专家介绍薄膜技术,张奕和孔令广等团队成员利用深夜和周末的时间认真学习外文资料,与GTT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交流,探讨两种储罐在设计、结构、建造、检验等方面的异同。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前往国内绝热板、波纹板厂商及薄膜船建造厂进行调研交流,实地考察薄膜罐主要材料和施工安装技术。 这一番学习考察,项目部对安全论证基本成竹在胸,但“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觉得还能再细致再形象一些,于是组织设计单位、专利商和材料供应商制作了薄膜罐与9% Ni钢罐的整体模型、局部剖面对比模型及结构模型。”最终,这套模型和张奕生动形象的说明在安全论证会上赢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去年3月,项目通过了22万立方米LNG薄膜罐GTT技术国内首次应用论证,取得了“四新”鉴定;同年4月,顺利通过项目薄膜罐安全可靠性论证,取得专家组及相关单位的一致认可,为薄膜技术在项目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张奕说:“我相信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率先建成2座大型LNG薄膜储罐后,定会发挥示范工程的样板作用,成为国内薄膜技术应用的重要参考和指导。” |